原標題:優財網:北水飲茅臺、南水抱騰訊,疫情反復下“抱團”更勁
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各地都出現了零星的疫情反復,但這絲毫沒有阻礙南向、北向資金“抱團”的勢頭。
1月25日,A股全天寬幅波動,盤中新能源板塊再遭抱團資金強勢涌入,午后有所松動。但另一大抱團標的釀酒板塊全天逆勢拉升,貴州茅臺大漲近5%。兩市成交額再度突破1萬億元,北向資金凈流入近20億元。
南向資金也在港股市場維持抱團A股稀缺公司的態勢,全天凈流入近200億港元,恒指全天大漲超700點突破30000點大關。互聯網巨頭騰訊急升近11%,貢獻恒指近350點升幅。此外,港交所升逾8%,美團、京東及網易等熱門抱團標的升幅也介乎5%至8%,5只股票都創新高。
外界認為,兩地龍頭企業仍將維持強勢。“內地資金更傾向于配置A股稀缺標的,如今南向資金涌入的勢頭可能只是剛剛開始。”煜德投資合伙人蔡建軍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經歷了供給側改革、貿易摩擦以及此次疫情,龍頭股優勢體現得非常明顯。
渣打全球首席策略師羅伯遜(Eric Robertsen)對記者稱,原油、銅、人民幣和韓元近期似乎都陷入盤整,這可能是因春節假期前的疫情反復、風險情緒有所降低,“但在我們看來,復蘇趨勢并未逆轉,復蘇仍處于早期階段,而全球資金回流亞洲、中國也仍處于初期。”
北向資金抱團白酒股
北向資金持續“抱團”白酒,截至收盤,白酒股再次成為兩市表現最亮眼的板塊,其中,古井貢酒、洋河股份等漲停,今世緣、酒鬼酒漲幅超8%。貴州茅臺大幅拉升,再創歷史新高,收漲4.57%,總市值達2.73萬億元。
對于白酒股的逆勢大漲,不乏機構表示百思不得其解——為何在疫情反復、影響消費的背景下,資金仍涌入該板塊?盡管邏輯令人不解,但中外資機構始終持續看好白酒龍頭。即使是在去年疫情暴發的背景下,白酒龍頭也因強大的渠道優勢快速搶占了市場份額。
新加坡畢盛資管投資經理徐濤對記者表示:“白酒龍頭的估值泡沫并沒那么大。例如某知名一線龍頭A離真正的大泡沫還遠,其真實價值還沒被體現,我們分析財報時要看真實利潤。具體而言,龍頭A今年估值50倍,報表利潤460億元,但外面渠道的利潤反而占到了1000億元。一瓶酒出廠價900多元,但經銷商轉手就賣3000元,也就是說真實利潤放在了表外。未來龍頭A產品終端都不需要提價,只要收回渠道利潤的一半,真實利潤就會從460億變成近1000億元,估值將迅速從當前的50倍降低至近20倍的水平。當然,未來公司一樣還可以繼續提價、擴量。”
民生證券認為,茅臺批價持續高位的表現對于茅臺股價以及整個白酒板塊的投資情緒來說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正向意義,是維持白酒板塊處于牛市格局的最核心條件。只要茅臺價格牛市周期仍在,白酒牛市格局仍在。
除了白酒,新能源產業鏈作為2020年以來最景氣的賽道,也持續受到資金追捧。不過,經歷了上午的大漲,午后光伏新能源抱團股紛紛跳水。日月股份觸及跌停,此前一度漲超6%,該股從2020年3月至今漲幅已超3倍。陽光電源等為代表的抱團主線核心個股大幅跳水,陽光電源一度漲15%左右,收盤前漲幅不足4%,隆基股份則跌逾2%。
多數機構認為,對于新能源產業鏈的“抱團”一時難以瓦解,持續的高景氣度將有利于相關公司的業績釋放。
南向資金狂買互聯網巨頭
南向資金動能不減,1月25日再度創出近200億港元的凈流入量。不斷發行的內地公募基金正在南下搶籌A股稀缺標的。
“對于南向資金來說,不買騰訊幾乎是不可能的,騰訊市值破7萬億元,超六大行之和,如果不買,基金根本不可能跑贏基準。”某亞洲大型資管機構基金經理對記者表示。盡管此前受到貿易摩擦和反壟斷監管的擾動,但投資經理普遍認為,騰訊的流量優勢和在游戲領域的龍頭地位難以撼動。截至1月18日,共有1638只公募基金可通過港股通投資港股,比去年12月31日增加了63只,部分機構也已將港股投資比例提升到了50%。
盡管港股估值低于A股,但低估值并非多數機構配置港股的主因。“估值低只是部分原因,還是看稀缺標的,例如互聯網、連鎖餐飲,港股的這些龍頭企業是A股沒有的,中國最優秀的科技股也都聚集在港股,因此對于這些企業,也可以適度給予更高的估值容忍度。”蔡建軍對記者稱。
根據記者統計,市值居前的港股通標的中,南下資金買入的對象集中在騰訊控股、美團、小米等互聯網頭部企業,以及中移動、港交所等。這其中騰訊控股買入最多,2021年以來預估買入金額達數百億港元,美團買入規模預估也達到百億港元級別。
有消息稱,B站、百度即將在上半年回歸港股進行“二次上市”,快手也將在香港IPO,多位投資經理都表示正密切關注這些新經濟企業,它們未來很可能成為南向資金涌入的標的。
疫情難改“復蘇交易”邏輯
隨著亞洲各地疫情的反復,以及在英國發現的變異毒株的擴散,部分投資者開始擔心“復蘇交易”的可持續性。不過,主流機構認為目前仍無需過度擔心,去年2月的情況并不會重演。
羅伯遜就對記者表示,全球央行的流動性支持仍是市場的堅強后盾,無需過度擔憂近期市場出現的“政策退出預期”。“我們一直認為在疫情后的全球復蘇中,政府和政策制定者可能會使用全套工具來支持經濟增長,并確保增長處于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上。我們相信政策制造者對僅僅6個月的恢復并不滿意,我們需要數年的時間才能將多余的產能從經濟中擠出來,消除產出缺口。這意味著寬松的財政和寬松的貨幣政策將長期合作。”他稱。
羅伯遜提及,耶倫在美國財長任職聽證會上說,“我們能做的最明智的事情就是來一場大的政策刺激”。耶倫還明確表示,盡管致力于財政紀律和增稅以資助國內議程,但在疫情下并不會急于馬上采取這些行動。因此,她想傳達的信息是先通過財政刺激讓消費者和小企業目前渡過難關,再來談財政可持續性的問題。
同時,全球資金回流亞洲的勢頭剛剛開始。羅伯遜表示,上述判斷強化了機構對于“弱美元”的看法,也增加了新興市場的吸引力。2021年年初至今,MSCI新興市場指數漲幅較標普500和MSCI發達市場指數高出6%,這種趨勢可能將持續。盡管近期流入中國內地和香港股市的資金強勁,但這種流入可能才開始。以2020年為例,光是流入中國境內債市的外資就超過1萬億元,較2019年增長逾120%。
原標題:優財網:北水飲茅臺、南水抱騰訊,疫情反復下“抱團”更勁
感謝您對 優財網 的支持
聲明:優財網所提供的信息僅供參考!若有疑議請發送郵件到lnddygya3@tom.com,我們將在2個工作日內審核處理。